课程介绍


- 大
- 中
- 小
8月28日,由西城区第二文化馆主办的2017年西城区文化六进系列活动“文化艺术进社区”专场演出——《国舞绽放》在天桥剧场上演。于志强摄
人民网北京8月29日电 由西城区第二文化馆主办的2017年西城区文化六进系列活动“文化艺术进社区”专场文艺演出——《国舞绽放》于8月28日在天桥剧场温情上演,此次演出得到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大力支持
此次演出选择中国古典舞作为主要表现形式,因为它起源于中国古代,历史悠久,博大精深,并融合了许多武术、戏曲中的动作和造型,▓▓特别注重眼睛在表演中的作用,强调呼吸的配合,富有韵律感和造型感,独有的东方式的刚柔并济的美感,令人陶醉
8月28日,由西城区第二文化馆主办的2017年西城区文化六进系列活动“文化艺术进社区”专场演出——《国舞绽放》在天桥剧场上演。于志强摄
整场演出由《踏歌》、▓《飞天》、▓《秦王点兵》、《逍遥》、《黄河》第四乐章等11个中国古典舞学科几十年传承保留下来的经典之作组成,其中也不乏由青年编导所创作的中国古典舞新作剧目
敦煌舞蹈《飞天》《金刚》《双头佛的禅说》以敦煌壁画为源泉,以佛教中的形象为主,通过莫高窟里壁画的形态,结合柔、韧、沉、曲,形成刚柔相济、曲线鲜明的动作特征,最具特点的是手形的变化纤细秀丽。《双头佛的禅说》由双胞胎姐妹演绎,如影随形,别具韵味
8月28日,由西城区第二文化馆主办的2017年西城区文化六进系列活动“文化艺术进社区”专场演出——《国舞绽放》在天桥剧场上演。▓于志强摄
8月28日,由西城区第二文化馆主办的2017年西城区文化六进系列活动“文化艺术进社区”专场演出——《国舞绽放》在天桥剧场上演。于志强摄
北京舞蹈学院教师、演员、编导赵知博作为主持人特别向观众介绍了中国古典舞发展过程。在唐代,“踏歌”是人们岁时节庆中最常见的娱乐手段,“连手而歌,踏地为节。▓”“翘袖折腰、提腕沉肘、重心倾斜以及顺手顺脚行进都是踏歌特有的体态。”赵知博向观众讲解了汉唐舞《踏歌》的特色
这场演出,旨在让中国古典舞在社会不同领域当中进行宣传和推广,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同时,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,继承并大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思想,在群众文化当中开花结果,并以此加强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。培养社区百姓热爱中华文化和古典艺术,使其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,并具有强烈的文化艺术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。(张海涛)
曾因“人满为患、▓楼宇密集”被称为“北京小香港”的唐家岭村通过疏解整治,在“留白增绿”的同时,还将建筑废品“变废为宝”,摇身一变成了中关村公园